虚置民意
本报特约评论员乔志峰
12月10日,一位网友在“中国·宜昌网站”发帖留言咨询政策,宜昌市计生办回复仅两个字——“说吧”。这一回答让来件人极为不满,也引来网友的种种讽刺。
群众在政府网站发帖反映问题,是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用轻飘飘的“说吧”两个字来打发,也能叫“回复”?这样的回复一看就是敷衍了事,就是推卸责任。公众对某些政府网站的雷人回复并不陌生。“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来面淡”、“已阅”的雷人回复早已“脍炙人口”,最近的例子是:居民多次在深圳市人居委官网人居环境网投诉垃圾处理厂空气污染一事,该网站不但回复迟缓且回复内容千篇一律,被部分网友称为“复制委”。设立政府网站的目的,当然是实现官民互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不少老百姓也对此寄予了厚望,积极前往留言。可某些政府网站却如此这般虚置民意,甚至某些看起来很美的政府网站实际上不过是个“秀”罢了。这样的政府网站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群众利益无小事,如果政府网站的互动栏目总是热衷于“打太极”和“踢皮球”,又能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这不仅暴露出某些政府部门责任心不足的问题,其暴露出的“制度性缺失”更是发人深思。只有形式主义而没有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不是完善的制度。群众为政府网站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由希望到失望;政府部门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却因敷衍塞责而引起群众不满,损害了自身的公信力。这岂是设立政府网站的初衷?当政者万不可以雷人回复敷衍民意,民意虚置只会激化社会情绪,将公权部门置于更为尴尬和被动的境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形形色色的政府网站难免沦为笑谈。政府网站该如何切实提高实用性、易用性、公开度和交流感,是到了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