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与《法制周报》工作人员合影。
读者一行参观法制周报社。
二等奖获得者罗娜。
本报举行五周年征文颁奖暨读者联谊座谈会
热心读者为《法制周报》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何金燕郭薇灿/文伏志勇/图
2010年12月18日,《法制周报》五周年征文颁奖暨读者联谊座谈会在本报会议室举行。金鹰报刊社副社长、《法制周报》执行总编辑王镜宇以及编辑部、发行部负责人、记者编辑代表等,与近20名读者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座谈会上,《法制周报》执行总编辑王镜宇为《法制周报》五周年征文的部分获奖读者进行颁奖,并向与会的读者们颁发了“特约评报员”证书。在300多篇读者征文中,通过报社编委会和专家评委组的共同评审,来自湖南益阳的热心读者贾炳楼《我每天用〈法制周报〉宣传法治》一文荣获一等奖。
《法制周报》编辑部主任余长新介绍了《法制周报》五年的成长历程,提出2011年《法制周报》将改为一周三期,对内容进行全面升级,使其成为读者知法用法、了解时政法治、维护自身权益的好帮手,继续为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湖南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读者互动环节上,热心读者踊跃评报、建言献策。来自益阳衡龙桥的退休职工贾炳楼是《法制周报》创刊五年来的忠实读者,每一期的《法制周报》他都要制作成简报,现已珍藏了五年来的《法制周报》。现已65岁的贾老经常利用《法制周报》所学知识,宣讲法治,劝解邻里或亲戚之间的矛盾。“有一次,我一位亲戚于1982年承包林地,后于1991年迁居小城镇,村委会单方收回了他的承包林地。我便依据《法制周报》法律服务栏目报道的案例与村委会共同商讨后,使承包地重新回到了我的亲戚名下。”他自豪地说。
交流沟通中,很多读者都讲述了自己在生活中借助《法制周报》成功维权的鲜活故事。“现在,《法制周报》在我家成了抢手货。”28岁的公司职员罗娜在3年前邂逅《法制周报》后就再也割舍不了。《法制周报》律师顾问团的维权律师曾帮助罗娜的姐姐和姐夫解决了离婚时房产分割纠纷。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者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读者吴亚轩希望本报每一期法律服务版可扩至两版并适当选登一些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法律条文,“《法制周报》应发挥其法律服务特长,增加法律提示内容,让人们对某些法律条例更加明白,对法律程序更加清楚,从而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吴亚轩提议,《法制周报》的评论版可与报纸当日的内容结合起来,专家亦可针对每期报道本身作出精辟点评,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案例的理解,也更具教育意义。读者们表示,《法制周报》要继续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多为老百姓维权,为弱势群体撑腰,为正义呐喊。
会后,每一位与会读者都收到了一份《法制周报》准备的精美礼品,《法制周报》工作人员还带领读者们一行参观了湖南广播电视台的部分节目录制现场。
[读者建言]
继续开展“《法制周报》进社区”的活动,《法制周报》曾开展的两次活动均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法制周报》在社区开展“售报小英雄”活动,既能让学生知道《法制周报》是宣传法律知识的报纸,也能让学生体验父母赚钱的艰辛,还能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
长沙三角洲社区读者朱巧云
可增设与当前民生热点,如拆迁征收过程中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还有与计生方面的热线、法规及相关政策。多关注教育、住房、物价上涨等民生问题,加大对于新出台法律的解读力度。
湖南省博物馆读者魏亮
提议《法制周报》多进社区、进高校阅览室,甚至可以考虑和学校合作开展系列普法知识讲座,以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永州市读者周加荣
进一步保持和突出自己《特别报道》、《反腐风云》、《时政聚焦》等版面的特色,发扬自己的个性,多刊登那些敢讲真话、讲实话的文章,对丑恶现象的批判应毫不留情。长沙某公司秘书罗娜
[征文选登]
五年辉煌,五彩缤纷
——贺《法制周报》创刊五周年
“看报咯,看报咯,我先一睹为快了,呵呵……”,妻子晓静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人还在家门外呢,我就远远地听到了她喜悦的声音。不一会儿,我看到妻子手里拿着最新一期的《法制周报》,兴冲冲地跳进房门,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油墨清香。
五年来,我和妻子一直是《法制周报》的铁杆“粉丝”。妻子和我上大学时都是研修法律,对于《法制周报》,自然更有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对法律本身的热爱,更是因为在《法制周报》上,我和妻子找到了以轻松惬意、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演绎”法律的别样感受,让法制不再枯燥,不再远离寻常百姓家。我们由此也伴随着《法制周报》五年的漫漫创业史,一路风雨兼程,一路驰骋同行。《法制周报》迎来了她五年华诞,也掀开了五彩缤纷、令人陶醉的华美篇章!
在我的印象中,《法制周报》直击事实真相,但兼顾了报纸自身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重视法制宣传,但不忘弘扬人性关怀、关注弱势群体;追求创新和超越,但未离为百姓说话、为大众维权的根本宗旨;剖析社会热点,但重重抨击了黑暗邪恶,旗帜鲜明地彰显了社会正气……
大学毕业后,我和妻子都从事着与法律密切相关的工作。而我作为一名专职律师,在自己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法制周报》成为我的良师益友。看《法制周报》的法制新闻,让我了解到了国家最新的法制动向;阅读《法制周报》的案情调查,让我在扑朔迷离的案情真相中“恍然大悟”;通过法律专家的权威分析,让我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启发……
深度决定高度,这是《法制周报》坚信并笃行的办报理念。由此不禁让我进一步想到:高度决定了我们能看得多远。如今,《法制周报》走过了第一个发展的五年历史,也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自古创业百战多,在《法制周报》的未来发展征程上,我衷心祝愿《法制周报》一如既往地以创新的精神、敬业的态度,宏大的视野,不断扩大报纸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报纸的新“高度”,成为引领法制类平面媒体的领跑者!长沙读者李铮
《法制周报》五周年读者征文获奖名单
获奖等次 作者姓名 年龄 职业 报龄 作者单位 标题
一等奖 贾炳楼 65 退休职工 5年 湖南省工具厂(益阳) 我每天用《法制周报》宣传法治
二等奖 雷日贵 31 事业单位职员 3年 湖南省嘉禾县油榨滩水轮泵管理站 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罗娜 28 公司秘书 3年 湖南省地质勘察研究院 一家老小都喜欢
三等奖 陈建华 29 法官 5年 湖南新田县人民法院 《法制周报》教我如何断案
曹抗生 65 退休职工 3年 湖南省耒阳市新市供销社 报纸助人化解纠纷
魏亮 25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4年 湖南省博物馆 法治改变生活
优胜奖 李铮 32 律师 4年 湖南省回归线律师事务所 五年辉煌,五彩缤纷——贺《法制周报》创刊五周年
彭军旗 40 税务局干部 5年 湖南省汨罗市国税局 读《法制周报》让朋友避免了车祸
黄树人 76 退休职工 5年 湖南省资兴市疾控中心 一份期期必看的报纸
周作贤 46 公司职员 4年 湖南省娄底市万宝镇万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法制周报》教会我运用法律维权
唐胜一 47 公司职员 4年 湖南省衡阳县自来水公司 读《法制周报》戒赌瘾
林豪金 43 学校职工 1年 江西省大余县京州九年制学校 《法制周报》教我成功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