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周才富开着自己的三辆摩托车,在附近的纸厂和鞭炮厂之间送纸,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万把块钱。本报首席记者 朱春先 图
周才富家新建的房屋即将封顶。
屡次犯事入狱被劳教
受社会关爱重新做人
“七进宫”浪子的幸福生活
核心提示
在浏阳市三口镇党委书记王桃文看来,如今,周才富脸上的笑容,比谁的看上去都舒服。
“刚出来的时候,他的眼里放出的可是凶光,脸也一直僵硬着”,王桃文向《法制周报》记者介绍,一年前,三口镇、沿溪镇、古港镇的居民看到周才富都会绕道走。不过,现在,当地的群众已慢慢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还各尽所能地为他提供帮助。
原来,周才富曾因强奸未遂、打架盗窃等“七进宫”。曾一度以为自己不再有希望的他,在新型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帮助下,重新开始打拼人生。
现在,周才富有了自己正当的收入来源,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在家附近的纸厂和鞭炮厂之间送纸,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万把块钱。
周才富不再依靠偷盗、敲诈勒索等谋生。一年多来,他靠自己的劳动赚了几万元钱,在三口镇镇政府的帮助下,他成功地申请到了政府补贴2万元的安居工程指标。如今,周才富家新建的房屋即将封顶。
只有初中文化的周才富告诉记者:“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他用此来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与对帮助过他的人感恩。
解读周才富二十余年狱内狱外生活的变化,透射的是新型社会化管理的现实价值与深刻蕴含。
本报首席记者 朱春先 文/图
●尽管周才富从不认为自己是坐牢次数最多的人,但“七进宫”的经历,还是让他成为当地的“名人”。
●记者注意到,周才富出狱与入狱最短的间隔仅一个月。七次服刑、劳教除一次强奸未遂、一次打架外,其余几次均为盗窃,所盗财物金额都不大。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只有初中文化的周才富用这句话来表达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对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恩。
无所事事,惯犯做起“老大”
浏阳市三口镇党委书记王桃文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周才富从监狱回来时,总是凶光逼人?2012年12月7日,他请周才富吃饭的时候,周才富终于告诉了他答案。
“这也是一种习惯,”周才富说,“在牢里的时候,你不凶一点,就镇不住他们(指狱友),出来后,还一时改不过来。”
据三口镇司法所所长赖圣生介绍,周才富在监狱的时候,确实有点“牢头”的味道,“他周围长期有一群人侍候,很多人把他当成‘老大’,自己用不着做事,”
周才富也承认自己在监狱的时候,因为不做事,经常被关禁闭。
当《法制周报》记者问及“为什么别人都要做事,你可以不做?”周才富说,“没有理由。”周才富还告诉记者,其实,一些浏阳本地的犯人,尤其是青少年犯人,在进入监狱后,成为他的拥护者的同时,也都得到了他的照顾。
据悉,2011年4月20日,周才富劳教期满后,从劳教所出来并没有直接回三口镇的老家,而是去了古港镇。
早就得知周才富出狱的消息后,两个“小孩子”(周才富形容他在狱内结识的浏阳本地籍牢友)早早就在古港镇等着他,不仅给他安排了住处,还负责他一日三餐的伙食。周才富只要想吃,可以到古港镇上任何一家饭店去吃饭,不需要自己付钱,吃完走人即可。
周才富不做事光吃喝的日子过了整整三个月。周才富估计,三个月时间里,他吃喝的费用在四五千元左右,“应该是他们(“小孩子”)支付的。”
屡屡犯案,接连七次“进宫”
三个月后,三口镇派出所和司法所的同志找到了他,希望他回三口镇原籍,大家想办法帮他找份正当职业开始新的生活。
周才富告诉记者,如果不是镇领导找到他,他还不会回三口镇。因为三口镇早已经没有了他的家了。他第一次入狱前刚修不久的房子,早在他几次入狱之后彻底垮掉。妻子也搬回古港镇的娘家住,儿子早早就外出打工了。
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才富对新婚不久后入狱的经历,仍记得十分清晰。
周才富告诉记者,当年第一次入狱的罪名是“强奸未遂”,刑期是四年半。事情发生在和妻子已经订婚但尚未结婚的时候,服刑却在事情发生一年之后。
“198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和一个朋友骑着自行车出去赌钱,在路上有一群年轻女孩并排走着。”周才富回忆,女孩们不仅不给他们让路,反而将他们的自行车拦下来,拔掉钥匙,互相传来传去,最后丢到路边的草丛里。
事情发生的地点就在周才富新建房子附近的公路上,女孩们丢掉他的钥匙后,他回家取备用钥匙,当他再次赶到原地时,只有车没有人了,“我骑上车往前面追,没有多久就看到朋友和两个女孩在一起。”周才富说,之后,他便和那朋友一起将两个女孩带到了家里。“当天晚上,那两个女孩在我家睡觉,但没有多久就有人在外面喊两个女孩的名字,她们就走了。”此事发生后,有人告到了派出所,派出所对两人各罚款200元。
不过,真正让周才富领刑是在一年之后的1988年7月。当地一村民到浏阳市公安局揭发周才富,称其强奸,浏阳市公安局立案后将其抓获,后经浏阳市人民法院审理,以“强奸未遂”罪判处其四年半有期徒刑。随后,周才富被送到岳阳市建新农场服刑。
“入狱后,与牢友们交流,总觉得自己坐牢很冤,慢慢就变坏了。”周才富告诉记者,减了半年刑后,于1992年夏天出狱,但出狱后不仅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朋友交往,为了生活只能去偷。
持续过了四年多这样的生活后,周才富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次入狱。1996年上半年,他伙同三人一起,前往古港镇纸厂盗窃,被当地派出所抓获,后在长沙市坪塘监狱服刑两年。
1998年出狱后,不到一年,周才富又于1999年9月因打架被浏阳市公安局抓获,后送长沙市长桥劳动教养所教养两年(后减半年)。
2001年3月,周才富获释。4个月后的当年7月,周才富再次因盗窃罪被送劳教2年半,2002年8月获释。此后,周才富又分别于2003年、2007年底、2009年4月先后三次服刑或劳教。
记者注意到,周才富出狱与入狱最短的间隔仅一个月。七次服刑(劳教)除一次强奸(未遂)、一次打架外,其余几次均为盗窃。周才富承认,后面几次被抓获时,所盗财物金额都不大,有的仅几百元。
浪子回头,月入万元开始新生活
不过,据悉,周才富的罪错远不止上述这些。赖圣生就告诉记者,周才富在第6次劳教出来后,曾声称“要在这个社会上要闹出点惊天动地的事出来”,并扬言要寻找三口镇中学的水源去投毒,到烟花厂去实施爆炸。
浏阳市三口镇中学校长肖某证实,2009年3月份,刚刚劳教回来的周才富确实每天都会在学校门口走来走去,学校为此专门安排人力全天候值班守候,并对学校水源地进行保护。
2011年6月1日,赖圣生还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周才富带着炸药、柴刀和打火机,进入某烟花公司强行勒索要钱,不满足他的条件就要放火烧掉烟花公司。派出所民警和赖圣生等赶到后,及时制止了周才富的疯狂行为。
王桃文告诉记者,之前,在三口镇居民们看来,周才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很多人都希望他永远不要从监狱放出来。“这种想法甚至在干部当中也广泛存在,他们认为,像周才富这样经过劳教、劳改都没有改造好的人,放在社会上只会是长期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只要周才富犯事,马上就送劳教。”
据悉,三口镇所实行的屋场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善农村乡镇的社会管理模式,追求和谐环境的创造,“类似周才富这样的人,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违法犯罪,我们进行了集中分析,发现他的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出来后没有正当的收入来源,又在多次服刑中养成了很多的恶习。”王桃文说,要改变这样的人,需要对症下药。大家商议的结果是,先给周才富找一份有稳定收入的事做,再慢慢做他的工作,感化他。
赖圣生被指令具体负责与周才富的帮教。记者注意到,在赖圣生的笔记本上,详细地记载了2011年6月以来他与周才富的交流活动。“6月1日周才富欲炸烟花厂的事件处理完后,周才富说了一句话,‘这次反正不再进牢房了’”,赖圣生说,就是这句话让他看到了改造好周才富的希望,“他以前从没有说过不再进牢房的话,而且每次进去之前都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句话表示他想在外面生活了,如果能给他安排一个有稳定收入的事做,应该就会慢慢好起来”,6月初的谈话,赖圣生给周才富吃了颗定心丸。赖告诉周才富,“帮你找个工作有难度,但我们肯定会帮你找好事情。”
此后的6月7日、14日、16日、21日,赖圣生与周才富又见了几次面,商谈具体帮助方法。
21日见面这天,周才富提出想买一辆三轮车,到山里拖山泉水送到街上卖。赖圣生马上将这一情况向镇领导报告,获得镇领导的支持。
“我们提出的方案是,要他自己想办法筹2000元钱,其余5000元由政府想办法解决”,赖圣生称,这个方案得到了周才富的同意。2011年9月27日,周才富将2000元交给赖圣生后,赖圣生即前往浏阳市询价。
2011年10月1日,三口镇有关干部携带7000元现金(其中,浏阳市公安局副政委郭彦赞助2000元,三口镇支付3000元)从浏阳为周才富购来了一辆三轮摩托车。
周才富告诉记者,镇委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的领导经常找他谈心,帮他联系业务,他很快就恢复了生活的信心,他买来的三轮摩托车并没有去山里拖水,而是在附近的纸厂和鞭炮厂之间送纸,“每送一趟有200元的纯收入,有时候一天能送三趟”,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万把块钱。
在周才富自食其力的同时,周围群众也慢慢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各尽所能地为他提供帮助,严坑福利纸厂厂长王诚在得知周才富买了摩托车后,主动将收纸的业务交给他,价格也比别人的稍高。周才富所在村的村支部书记吴芝松主动为其承担了2个月的房租(周才富在古港镇租房与妻子居住),邻居李梅英不仅为其代垫了五个月的房租,还花了1000多元为其办生日酒宴。
一年多来,周才富靠自己的劳动赚了几万元钱,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成功地申请到了政府补贴2万元的安居工程指标。记者前往他家采访时,其新建的房屋即将封顶,“除了已逐步改善关系的儿子出资一万元、政府资助两万元外,其余均为他自己筹措。”赖圣生说。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拥有初中文化的周才富在结束采访前,选用了这句话,来表达他对新生活的向往,与对帮助过他的人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