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博客
ChinaLegalBlog.com
携手云南移动雨林攻关 爱立信E-Band技术助5G跋山涉水



北京2021年9月8日 /新闻稿网 - Xinwengao.com/ — 近日,爱立信携手云南移动西双版纳分公司成功完成基于E-Band技术的5G承载方案现网测试,并承载现网业务稳定运行超过一年时间。在地处西双版纳地区的现网试点测试场景中,双方在跨澜沧江的两个站点之间成功利用E-Band微波技术为PTN环网提供了高可用传输链路。此次测试采用爱立信E-Band微波产品MINI-LINK 6352 + 传统频段微波MINI-LINK 6363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E-Band微波技术面临的传输距离与可用性挑战。此次现网验证的现场测试部分于2020年6月完成,传输链路表现稳定、可靠,整个链路的设计可用性为99.9999%,不仅满足了西双版纳移动5G微波传输的需求,甚至超出了5G业务对电信级传输网的可用性需求,为恶劣地理和气象环境下的5G传输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E-Band微波技术,为5G而生

5G时代,通信方式正在从过去人与人的通信,逐步向包括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发展。5G对于作为电信基础网络的传输网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某些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或应急通信场景中,传输网建设往往面临着基站部署时间紧、成本高、光纤铺设困难等挑战。使用微波技术构建传输网虽然能够克服相应挑战,但面对5G时代的超大带宽需求,传统微波的容量无法满足相应需求。因此,E-Band微波技术应运而生,其采用超宽频谱,传输容量超过10G级别,可以为5G业务提供无所不在的传输连接。E-Band工作于80G频段,频点高,带宽大,但存在传输距离受限、受雨水影响大等局限。

爱立信E-Band技术赋能,联手移动雨林攻关

针对5G承载网大带宽需求及E-Band微波在复杂场景下的可用性问题,爱立信采用MINI-LINK 6352/6363组合产品解决方案,在提高大带宽(高达12G容量)的同时,可以极大的提升E-Band微波的传输距离与可用性。为验证基于E-Band技术的5G承载方案,爱立信与云南移动合作在西双版纳地区开展了充分的现网验证工作。

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且位于热带北部边缘,该地区存在一些恶劣的地理环境,难以架设光纤,同时由于该地属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雨量大,复杂的地理和气象环境是对E-Band微波部署进行测试的理想环境。在测试期间,合作双方将横跨澜沧江的两个站点设置为现网试点,并利用微波为PTN环网提供传输链路,如下图:


鉴于当地雨季降雨量很大,该方案采用了80G E-Band 与15G传统频段2+0的方式进行组网。其中,80G频段采用了爱立信MINI-LINK6352,采用1+0配置,提供10G带宽;15G频段则采用了爱立信MINI-LINK6363,采用2+0配置,提供2G带宽。不下雨的情况下,MINI-LINK6352和6363在工作正常状态下,可为PTN网络提供12G带宽;下雨的情况下,E-Band带宽会下降,甚至中断,此时MINI-LINK6363传统15G频段仍可工作正常,提供2G带宽。整个测试于2020年6月完成,并稳定运行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方案采用的MINI-LINK 6352是爱立信为适应当今和未来网络日益复杂需求,推出的一款符合高容量、紧凑与模块化设计要求,具有高级包转发功能,能够满足5G传输网大带宽、低时延与高可靠需求,能够构建高效微波回传网络的高性能产品。作为一款灵活且集成度高的微波节点产品,爱立信MINI-LINK 6352具备的超大容量、网络同步、支持MBB以及自适应编码等功能为此次测试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携手中国客户,共创5G商业新价值

作为全球领先通讯与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爱立信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端到端5G解决方案。当前,中国5G建设如火如荼,随着5G基站的部署和微波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具备光纤部署条件的站址,可以转向采用E-Band微波为5G基站提供传输链路或者为传输网节点之间提供底层链路。作为微波传输市场的领导者,爱立信拥有40多年的相关经验,为全球大量客户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未来,爱立信将继续携手国内运营商,通过技术创新,让E-Band微波满足各种场景下的5G传输需求,持续助力客户通过5G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近日,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双会场”召开,大会展示了金融、教育、医疗、体育等12大服务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描绘了一幅未来数字生活的新图景。其中,作为数字化未来的基础,“5G”再度成为今年服贸会的热词之一。

相关链接 :

http://www.ericsson.com

携手云南移动雨林攻关 爱立信E-Band技术助5G跋山涉水 - 新闻稿网[Xinwengao.com]

Source: 新闻稿网合作伙伴 - Xinwengao.com
媒体来源:[文章]
(C) 新闻稿 - Xinwengao.com